中國北魏第六代皇帝。原名拓跋宏。鮮卑族。五歲即位,由其祖母馮太後臨朝執政,對朝政進行改革。如整頓吏治,實施三長制、均田制,頒行俸祿,調整租調等。太和十四年(490)親政,十八年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認為鮮卑族必須漢化才能鞏固政權,統一南北。孝文帝的改革促進瞭各族人民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見魏孝文帝改革)。遷都的次年,孝文帝即以齊明帝蕭鸞篡奪政權為藉口,親率大軍南伐,從東路渡淮水向壽壽春進軍。他有意南臨長江,但淮南三大重鎮壽春、盱眙、淮陰都未攻克,隻得遣使臣臨江責罵蕭鸞。二十一年又從西路南下攻南陽、新野,親自率軍攻懸瓠(今河南汝南),沔北大震。次年蕭鸞死,元宏以禮不伐喪而退軍。二十三年再從西路南伐,進到馬圈城(今河南鄧州北),因病班師,死於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