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循證醫學和衛生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系統全面地評價衛生技術的過程。它包括對衛生技術的技術特性、臨床安全性、有效性(效能、效果和生存品質),其經濟學特性(成本–效果、效益、效用)及社會適應性(社會、倫理、法律、政治)的評估。衛生技術是指用於衛生保健領域和醫療服務系統的特定知識體系,包括藥品、器械設備、醫療方案、技術程式、後勤支援系統和行政管理組織等,是所有用於疾病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和康復及促進公民健康的技術手段。

  衛生技術評估發展主要經歷瞭兩個時期:前期(20世紀70~90年代),運用經濟學手段,通過大量回顧文件並結合專業委員會和專傢意見對衛生技術進行綜合評價;後期(20世紀90年代以後),因循證醫學的出現和興起,使其評價證據過渡到高質量臨床研究證據。

  隨著科學進步、經濟發展及新技術的不斷實用化,衛生技術在醫療服務中的作用日漸突出。但由於高技術開發的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及技術操作人員的高額培訓費用,使得衛生服務成本急速上升。加之高新技術的不合理配置和低效率使用,更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衛生技術的這種雙重作用使政府必須對衛生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學和社會倫理等特性進行系統全面地評估,以幫助決策者循證控制和合理使用衛生技術,從而實現科學配置和高效使用衛生資源,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