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吾爾族曲藝曲種。流行於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圖什、阿克蘇、庫車和東疆的哈密、吐魯番以及北疆的伊犁等維吾爾族聚居區。“達斯坦”一詞源於波斯語,意為“敘事詩”。維吾爾達斯坦在西元12世紀左右形成。表演形式為1人手持熱瓦甫或都它爾、彈撥爾、沙塔爾自行伴奏,使用維吾爾語說唱,另有副手持手鼓、石片等打擊樂器擊節,或不持樂器幫腔助唱。通常以說白敘述故事,以演唱表現對話。

  維吾爾達斯坦的演出與維吾爾民族的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演出場所可以是集市、茶館,也可以是宴會。唱腔音樂具有濃鬱的維吾爾民族特點,唱詞為多段體分節歌式,一部達斯坦作品包括十幾首至幾十首唱詞,每首唱詞又分幾段至幾十段。曲本散韻結合,敘事抒情融為一體,說唱敘述長篇主題故事的過程中,常常穿插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宗教經典,知識性很強。

  維吾爾達斯坦的節目多為長篇。早期節目有《玉素甫與孜萊哈》、《玉素甫·艾合買得》、《艾裡甫與賽乃姆》、《萊麗與麥吉儂》等。經過長期的歷史積累,題材不斷擴大,內容日趨豐富,代表性的傳統節目還有“神話達斯坦”《蘇裡唐尼·傑米其曼》,“英雄達斯坦”《阿不都熱合曼汗》,“歷史達斯坦”《奴孜貢姆》《好漢斯依提》和“愛情達斯坦”《塔依爾與查哈拉》等。

  表演維吾爾達斯坦的藝人稱為“達斯坦奇”。20世紀以來知名的“達斯坦奇”,有以表演《玉素甫·艾合買得》和《好漢斯依提》著稱的喀什藝人阿吾提熱瓦甫,以表演《艾米爾古爾烏呼裡》著稱的英吉沙藝人艾拜都拉阿吉,以表演《艾裡甫與賽乃姆》和《吾裡卡與艾木拉江》著稱的巴楚藝人阿坦木毛拉,以表演《阿不都熱合曼汗》著稱的和田藝人夏黑買買提,以表演《艾拜都拉汗》和《亞力甫孜汗》著稱的墨玉藝人阿不力米提卡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