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國務活動傢、首相(1905~1906)。生於梯弗裏斯高級官吏傢庭,卒於彼得格勒。畢業於奧德薩諾沃羅西斯克大學數理系。1892年2月,任交通大臣。同年8月任財政大臣。維特被稱為“自由主義官僚的大臣”,善於根據資本主義發展需要而改變統治方式和政策。財政大臣任內,與德國簽訂關稅條約,大量引進外國資本,實行保護關稅、酒類專賣、採用金本位、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改組和興建銀行等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對俄國躍居世界帝國主義強國之列起瞭重要作用。對外積極推行沙皇政府府在遠東的侵略擴張政策。1895年,在中國開設華俄道勝銀行。1896年,訂《中俄密約》(即《禦敵互相援助條約》),為俄國攫取瞭修築中東鐵路的特權。1898年,參與強租旅順、大連的活動。

  1905年秋,率代表團同日本簽訂結束日俄戰爭的《樸次茅斯和約》,同年獲得伯爵爵位。1905年10~12月,他一面建議沙皇發表《十月十七日宣言》,許諾給人民一定政治權利;一面派兵鎮壓各地的武裝起義。1906年4月退出政壇。所著《回憶錄》3卷,為研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俄國歷史提供瞭有益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