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活火山。位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市東南的那波利灣畔。海拔1 280米(1980),每次噴發高度都有變化。起源於地質史上的更新世後期,迄今僅約20萬年,為較年輕的火山。原系海灣中小島,後經一系列火山噴發,堆積的噴發物才將其與陸地連成一體。基座周長約50千米,上有兩個峰頂,其中較高者即維蘇威火山錐。火山口是內壁直立的大圓洞,火口深約305米,直徑610米,於1944年噴發後形成。火山活動可分為噴發期與靜止期,前者一般持續0.5~30.775年,後者為1.5~7.5年。公元79年的大噴發,附近的龐貝和斯塔比亞兩城全部被火山灰和火山礫湮沒,赫庫蘭尼姆城也被泥流埋沒。直到18世紀中葉,龐貝城才從火山灰礫中被發掘出來重見天日。此後,除1037~1630年長達幾個世紀的停息外,一直處於噴發期和靜止期的交替之中。1631年12月16日的大噴發,5座城鎮被毀,約3 000人死亡。1660~1944年間共經歷20次大噴發。1964年5月11日的噴發表明火山進入瞭新的噴發期。在火山灰上發育的土壤肥沃,多種植葡萄及其他水果等經濟作物。意大利南部自然風景區之一。從那不勒斯到維蘇威火山有電氣火車,山下有纜車直達山頂火山口,旅遊業頗興旺。

維蘇威火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