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生物化學傢。生於阿爾貝格。1964年獲瑞士巴塞爾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從1980年起擔任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物理學教授,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市斯克裏普斯研究所客座教授。維特裏希的貢獻是發明瞭“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從而解決瞭看清生物大分子是什麼樣子的問題。他發明的利用核磁共振技術得到的核磁共振圖譜,能進一步說明質子間的距離如何確定,再結合距離和數學中幾何學方法獲得生物大分子的清晰的三維結構圖。利用維特裏希的方法於於1985年測定瞭第一個完整的蛋白質結構,迄今為止,已知的上千種蛋白質分子中的15%~20%的結構都是應用核磁共振技術確定的。維特裡希與J.B.芬恩、田中耕一的研究對於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進入後基因時代將有重要作用,因此維特裡希與芬恩、田中耕一共獲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