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百色起義領導人。壯族。廣西東蘭人。卒於廣西東蘭。早年就讀於廣西法政學堂。1916年初在貴州加入討伐袁世凱的護國軍,參加瞭護國戰爭。後入貴州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到黔軍任參謀。在五四運動影響下,1920年離黔軍到廣州加入“改造廣西同志會”,次年回東蘭從事農民運動,先後組織“改造東蘭同志會”(後稱農民自治會)和“國民自衛軍”(後稱農民自衛軍),把農民運動和武裝鬥爭逐步結合起來。1923年夏秋指揮農軍三打東蘭縣城,趕跑縣知事和團總。19255年初入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後回東蘭繼續從事農民運動,主辦農講所,培養骨幹,發展農會和農民武裝,把農運推向右江地區。1926年領導成立東蘭縣革命委員會,任主任,同年冬(一說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仍在當地堅持武裝鬥爭。1929年12月參與領導 百色起義 ,建立右江蘇區,任右江蘇維埃政府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前敵委員會委員、紅7軍3縱隊司令員。1930年10月任紅7軍21師師長。11月紅7軍主力離開右江蘇區後,他帶領百餘人留在右江地區,發動群眾,組織擴建部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遊擊鬥爭,反擊國民黨軍的多次“圍剿”。1931年1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後被叛徒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