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波輻射烹飪食物的廚房電器。

  微波加熱機理 微波是一種波長為1米至0.1毫米的電磁波,相應頻率為300兆赫至3 000吉赫,屬超高頻。當其在傳輸過程中遇到不同物質時,會產生反射、吸收或穿透現象。含有水分的食物受到微波輻射時,食物中的水分子在超高頻電磁場中反復交變極化,使分子的熱運動(快速擺動)和相鄰分子間的摩擦作用加劇,完成電磁能向熱能的轉換,食物即被加熱。採用微波加加熱食物的特點是加熱迅速,可比普通加熱方法快幾倍到幾十倍,而且食物受熱均勻,能較好地保持食物的色香味,減少對食物維生素的破壞。

  結構和工作原理 微波爐主要由殼體、整流裝置、磁控管、波導、加熱室等組成(見圖)。經電源變壓器升壓到10千伏左右的高壓交流電,通過高壓電容器和整流器整流、濾波,變為直流電加給磁控管。在磁控管內,電能轉換為2 450兆赫或915兆赫的微波能。微波能經波導傳輸到加熱室。安裝在加熱室頂部的微波攪拌器緩慢轉動,使微波在加熱室內均勻分佈。加熱室用金屬板制作,微波在加熱室內來回反射,不斷被食物吸收,加熱食物。爐門設有特殊的密封結構,保證微波的泄漏不會超過允許值。爐門開啟時,門上的聯鎖機構會使微波輻射立即停止。

微波爐結構示意

  微波爐裡盛食物的容器不得使用金屬容器,否則會損壞磁控管。通常采用陶瓷、玻璃、熱固性塑料的容器。

  安全要求 微波對人體過量照射會產生有害影響。2 450兆赫微波的主要危害是能使眼睛的水晶體和睪丸組織顯著升溫,嚴重時可能造成失明和喪失生殖能力。美國規定,離正在使用的微波爐爐門5厘米處,每平方厘米面積上的微波輻射量不得超過5毫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