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頻率的放大器。包括微波真空管型、固態微波器件型及量子型微波放大器。

  速調管行波管正交場放大器等真空器件是最早的微波放大器,它們在原理上不同於低頻電路的放大器。這些器件中的電子束被輸入信號激發的慢空間電荷波,在互作用區中與慢波結構或諧振腔中的高頻電磁場作用,電子的動能轉換為電磁場能,使輸入信號獲得放大。這一類器件屬於慢波器件。從1970年年後期開始,以回旋管為代表的快波器件獲得成功。回旋管放大器中,在被輸入信號激勵的高頻系統(如圓金屬壁波導)中的角向電場作用下,在恒定軸向磁場中作回旋運動的電子,由於質量的相對論效應發生相位群聚,群聚電子與高頻電磁場作用將回旋動能轉化為電磁場能,產生高頻放大。

  固態的崩越二極管耿氏二極管等負阻型有源器件配以外電路可構成微波放大器。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EFT)為代表的三端器件配以外電路也可構成微波放大器。用固態器件構成微波放大器的設計原理與低頻放大器相同,但外電路需是微波的分佈參量電路,即傳輸線網絡。

  真空微波管放大器和固態微波器件放大器可達到的輸出功率量級和工作頻率范圍有很大差別,在不同的系統和應用要求中需作恰當選擇。真空管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可達數千瓦以上,輸出功率最高的是回旋管放大器,輸出平均功率可達數百千瓦,工作頻率可覆蓋整個毫米波波段。矽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在VHF頻段輸出功率可達數百瓦,而磷化銦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InP HEMT)在毫米波頻段輸出功率可達數百毫瓦。

  用於微波頻率的微弱信號接收機前端的低噪聲放大器(LNA)以低溫致冷的參量放大器和量子型的行波脈澤(微波激射器)性能為最佳,但價格昂貴。1990年以後固態器件的頻率和噪聲性能獲得顯著改善,磷化銦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的工作頻率已擴展到短毫米波頻段,低溫致冷的該放大器噪聲性能已達到與脈澤相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