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在義大利形成的詩歌流派。這個提法最先見於批評傢G.A.博爾蓋塞於1911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博爾蓋塞認為,當時在詩壇上還隻“微暗”地閃光的一批年輕詩人的出現,標誌著G.帕斯科裏、G.鄧南遮詩歌時代的沒落。屬於“微暗派”的詩人有G.戈紮諾S.柯拉齊尼、莫雷蒂、馬丁尼。A.帕拉澤斯基早年也是“微暗派”詩人。

  “微微暗派”詩人的作品同鄧南遮的文體華美、浮誇,宣揚超人的詩歌相對立,他們輕視政治、哲學信念,而把目光投向落後、沉睡的外省,用樸實而抒情的文體,抒寫卑微、單調的日常生活和人物憂傷、陰暗的內心世界。他們的詩歌反映瞭20世紀初意大利小資產階級彷徨、苦悶的情緒。

  微暗派詩歌繼承瞭新古典主義的典雅純凈的語言風范,但是突破瞭它的嚴謹格律的束縛,具有散文化的形態;文辭優美而又接近口語。微暗派詩歌雖然隻持續瞭十來年,但它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開意大利現代詩歌之先河,對後來的隱秘派詩歌有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