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微波頻率範圍內,採用混合集成工藝或單片集成工藝,把天線收到的帶有幹擾的信號進行處理,並送入電子系統終端的設備。微波集成接收機的作用主要是低雜訊放大、變頻、濾波、中頻放大和解調等。低雜訊放大是提高電子系統的接收靈敏度;變頻的作用是將微波頻率變為中頻信號;濾波的作用是將幹擾濾除而保留有用信號;中頻放大和解調是從傳輸信號中提取電子系統所需的各種資訊,並以類比或數位信號的形式傳輸給電子系統的終端設備。微波集成接收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工作頻率、通頻帶、選擇性、噪噪聲系數、三階交截點、二階交截點、本振頻率穩定度、最大增益、自動增益控制范圍和耗散功率等。

  微波集成接收機的種類很多,有雷達接收機、雲圖接收機、衛星接收機和數字微波接收機等,每一種特定的電子系統都將對應一種接收機。如中國數字微波接收機主要使用12吉赫以下的頻段,其中幹線通信常用2、4、6吉赫頻段,支線通信用2、7、8、11吉赫等。不同頻段數字微波接收機的組成框圖大體相同(見圖),其中包括空間分集接收。來自天線1和天線2的信號分別經過兩個相同性能的射頻通道,並在相加器中合並。射頻通道是由帶通濾波器、低噪聲放大器、鏡頻抑止濾波器、混頻器和前置中放組成。信號經過帶通濾波器選出需要的工作頻道信號並抑止其他頻道的幹擾,然後把有用信號送入寬帶(覆蓋整個通信頻段)低噪聲放大器,為此在低噪聲放大器後面應該加一個鏡頻抑止濾波器,用於抑止鏡頻幹擾。多徑傳播衰落將嚴重影響大容量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通信質量,通常采用空間分集和中頻自適應均衡技術,圖中給出瞭兩路空間分集接收示意圖,來自兩個天線的直達信號和多徑幹擾信號,經過兩路相同的射頻通道在相加器中合並,本振信號同時供給兩路射頻通道中的混頻器,並用移相器控制其輸出的相位,使射頻通道的輸出信號具有合適的相位,以獲得最佳的抗多徑衰落效果。

數字微波接收機組成框圖

  微波集成接收機技術主要向以下兩個方面發展:一是向頻率的高端發展,8毫米波段已有商品,如一種產品可工作在26~40吉赫,中頻輸出為2~16吉赫,研究水平已有100吉赫的接收前端,其中頻輸出為L波段,當工作在4K的條件下時,在95吉赫處噪聲溫度為20K,在邊頻(80和120吉赫)處噪聲溫度為80K;另一方面是提高集成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