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墓室雕塑。王處直墓位於河北省曲陽縣西燕川村,為大型壁畫墓,曾遭盜掘,1995年清理。由墓誌可知,墓主人王處直生前為義武軍節度使,卒於梁龍德三年(923)。

圖1 《奉侍圖》局部

圖2 《散樂圖》局部

  墓坐北朝南,為石砌雙室墓,浮雕置於前室的壁龕和後室的壁面間。前室壁龕浮雕為十二生肖,刻作人物抱持生肖動物形象。高浮雕,漢白玉加彩繪。原有12件,現存6件為鼠、龍、馬、雞、蛇、羊。前室共有14個壁龕,除已知的十二生肖龕外,在南壁下部另有2龕,龕內原有高1.13米的甲胄武士雕像被盜走,流出海外,已被追回。

  後室浮雕2件,分別鑲砌於東、西壁的南部下方,皆用漢白玉雕刻後彩繪。東壁浮雕為《奉侍圖》(圖1),長1.36米,高0.82米,共雕14人,表現侍女手執各種日常生活用具服侍主人的場景。左下角的侏儒僅高0.28米,頭梳雙髻,雙手墊佈,捧持盤口細頸瓶。其餘13個侍女分成3排,手持各種器皿,有執壺、托盞、障扇、方盒、拂塵等。侍女肩披帔巾,腰系絳帶,腳穿高頭履,人物高約0.54米。這件以奉侍為題材的浮雕人物交錯分佈、主次分明,服飾、器具刻畫具體,飄逸的衣裙使整個畫面具有動感。西壁浮雕《散樂圖》(圖2)長1.36米、高0.82米、厚0.17~0.23米,由15人組成,表現樂隊吹奏的熱烈場面。右邊第一人為女性,著男裝,身高0.54米,雙手交叉於胸前,橫握一棒,棒上穿雙環絲帶。右下角2侏儒,身高0.21米,雙手執物,躬身屈膝。12名演奏者皆為女子,分前後2排。這件以散樂為題材的浮雕作品人物刻畫逼真,尤其是擊鼓、彈箏、吹笛者,雕刻傢將其在演奏時的瞬間表情和動作真實地塑造出來,生動傳神,表現瞭很高的藝術水平。

  王處直墓浮雕在題材與刻繪方式上均與墓中的壁畫佈局相配合,圖像主題屬於整體設計的一部分。此墓壁畫基本保存完好。面積約100平方米,分佈在墓門、甬道、前室、耳室和後室的壁面上,而以前室、耳室、後室的壁畫內容最為豐富。前室壁畫分為上、下兩欄,兩欄之間以彩繪團窠紋、菱形纏枝紋圖案和帳幔相隔。上欄壁畫主題為雲鶴圖,共8幅。下繪侍者和花鳥屏風。北壁繪大幅山水,頂部繪日月二十八宿星象圖。東西耳室均繪侍女、童子等人物。後室壁畫繪於東、西、北壁和南壁過道兩側。東西壁分別在浮雕《奉侍圖》和《散樂圖》的上部和旁側加繪菊花紋帳幔。緊接浮雕的壁面,另繪通幅的《竹石圖》。後室北壁完整地保存瞭一幅通壁的《牡丹湖石圖》。

  王處直墓浮雕與壁畫題材廣泛地涉及人物、山水花鳥和建築裝飾。充分展示晚唐、五代之際中原地區深厚的文化傳統和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