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傢、氣體動力學和鈾同位素分離技術專傢。生於上海,卒於北京。1936年獲燕京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其後任教於燕京大學。1939年與張文裕結婚。1941~1946年入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獲哲學博士學位並從事博士後研究,1946~1956年先後任密歇根大學副研究員、研究員,並兩度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6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員(1956~1958),原子能研究所先後兩個研究室副主任(1958~1965),,華北605所副所長、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三研究院研究員,大型氣體擴散機總設計師(1965~1978),核工業部科學技術局總工程師,曾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大連工學院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承書早年曾與其師G.E.烏倫貝克合作研究稀薄氣體動力學,第一個建立求解玻耳茲曼方程的本征值理論,並於1951年與其師共同提出適用於多原子氣體的玻耳茲曼方程,又稱為WCU方程(WC是王張的兩個姓字頭,U即烏倫貝克的姓字頭)。回國後,長期從事鈾同位素分離工作,為中國鈾同位素分離的理論研究奠定瞭基礎,並培養瞭一支相關的理論研究隊伍。在中國研制第一顆原子彈期間,為原子彈裝料工作作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