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魏間詩人。建安七子之一。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西南)人。出生於漢代名門,少時即有才名,曾受到著名學者蔡邕的賞識。年十七,司徒辟舉,詔授黃門侍郎;不久長安亂,往依荊州牧劉表。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荊州,粲勸劉表之子劉琮舉州歸降。操召授粲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又遷軍師祭酒,後拜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冬,隨軍征關,次年春返回鄴城途中病卒。

  王粲天資聰慧,博聞強記,言辭明辨。精於數學、棋藝,對前代典章禮儀尤為熟悉。在魏多參與朝廷奏議及擬訂制度,《太廟頌》等皆出自王粲手筆。王粲很看重文學的社會功用,認為文學是有關“人倫之首、大教之本”(《荊州文學記·官志》)的一項事業。在創作上,他的成就在鄴下文人中較高。劉勰說:“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文心雕龍·才略》)同他的生活道路相一致,王粲的文學活動,大體上也可以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主要在荊州過著流寓生活,親歷過戰亂災禍,又長期得不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憂國憂民之情與懷才不遇之憤糾結在一道,使他的文學作品籠罩著一層悲淒怨悱的情調。後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著北方廣大地區已經實現統一的形勢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擔任重要官職而激發起建立功業的信心,所以他的創作基調又轉變為激奮昂揚。

  王粲詩今存23首,包括四言、五言兩種體裁。五言詩數量較多,成就也更高,代表作有《七哀詩》3首、《從軍詩》5首。《七哀詩》作於前期,其中第一首是詩人自關中避亂荊州途中所作。它以親身體驗的事實為題材,具體描寫瞭漢末戰亂給國傢、給廣大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詩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等句,真實地概括瞭這場時代的慘劇,是最早反映漢末戰亂的優秀詩篇。《從軍詩》作於後期,對曹軍的征伐作瞭熱烈歌頌,同時也表現瞭詩人的政治進取心。賦今存20多篇。最為傳誦的是作於客居荊州時期的《登樓賦》。他摒棄瞭漢賦鋪張揚厲的傳統寫法,以簡潔明快的語句,憂憫世道,懷念故鄉,熱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來;對自己的坎坷遭遇,也發出瞭強烈的感慨。賦中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在抒情小賦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王粲集》11卷,《漢末英雄記》10卷等,明代張溥輯有《王侍中集》1卷,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