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分子合成和有機合成化學傢。字愛予。生於江蘇江都(今揚州),卒於北京。1927年於南京東南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33年留學英國,1935年獲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博士學位,應聘到慕尼克工業大學任客籍研究員。1937年回國後任同濟大學教授兼化學系主任、理學院院長。1941年任浙江大學教授兼化學系主任、教務長。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9年創辦中國科技大學高分子系,並任教授兼兼系主任。歷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高分子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石油化工學會副理事長。1957年負責創辦《高分子通訊》(《高分子學報》前身),並任主編多年。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專長有機合成和高分子合成。1928年起,從事有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53年轉為從事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為中國高分子科學的建立和發展奠定瞭基礎。指導研究成功有機玻璃、聚己內酰胺(錦綸)、幾種有機矽高分子,並在國內首創尼龍−9等。在理論上解決瞭聚酰胺化學反應動力學中國際上長期爭論的反應級數問題。多年來,在高分子化學的科研、生產、教育、推廣、普及等方面作出瞭重要貢獻。著有《有機合成反應》(上、下冊,1981、1985),發表論文約7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