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工程學傢、教育傢。四川重慶人。卒於北京。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工系。1945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碩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重慶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化工系副教授、教授。1957年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工程物理系副主任,工程化學系、化學工程系主任。還兼任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化工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等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1999年當選國際溶劑萃取會議的國際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化學工程和核化工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60年代初開始液–液萃取領域的研究工作。其中“核燃料後處理工藝與設備”的研究與開發成果已應用於工業建設。1980年以來從事溶劑萃取過程的基礎與應用研究。獲得若幹具有規律性和普適性的成果,在工業應用實踐中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有一定的國際影響。1988年獲“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199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是《化學工程手冊》、《溶劑萃取手冊》的主編之一。發表論文5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