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樁和連接樁頂的樁承臺(簡稱承臺)組成的深基礎(見圖),簡稱樁基。樁基具有承載力高、沉降量小而較均勻的特點,幾乎可以應用於各種工程地質條件和各種類型的工程,尤其是適用於建築在軟弱地基上的重型建(構)築物。因此,在沿海以及軟土地區,樁基應用比較廣泛。

  早在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為瞭防止猛獸侵犯,曾在湖泊和沼澤地裡栽木樁築平臺來修建居住點。這種居住點稱為湖上住所。在中國,最早的樁基是浙江省河姆渡的原始社會居住的遺址中發現的。到宋代,樁基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營造法式》中載有臨水築基一節。到瞭明、清兩代,樁基技術更趨完善。如清代《工部工程做法》一書對樁基的選料、佈置和施工方法等方面都有瞭規定。從北宋一直保存到現在的上海市龍華鎮龍華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和山西太原市晉祠聖母殿(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1年),都是中國現存的采用樁基的古建築。

  樁基是一種古老的基礎型式。樁工技術經歷瞭幾千年的發展過程。現在,無論是樁基材料和樁類型,或者是樁工機械和施工方法都有瞭巨大的發展,已經形成瞭現代化基礎工程體系。在某些情況下,采用樁基可以大量減少施工現場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

  70年代,中國曾發生瞭幾次大地震。以其中的唐山大地震為例,凡采用樁基的建築物一般受害輕微。這說明樁基在地震力作用下的變形小,穩定性好,是解決地震區軟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問題的一種有效措施。

  樁基中樁的數量和排列應根據上部結構和荷載情況確定。柱下樁基可以用一根也可用一群樁並排列成多邊形;墻下樁基常成排佈置,當建築物荷載大和占地面積小時,則要成片佈置成滿堂樁。樁基上作用的荷載以豎向荷載為主時,樁都是豎直的;如有較大的水平荷載,就要佈置斜樁以抵抗水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