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施工物件的需要,把專業工人組成若幹個專業的或混合的小組,按照規定的順序在若幹個工作性質相同、勞動量大致相等的工作段上,不間斷地進行施工的方法。因此,完善的流水施工作業法應該滿足兩項要求:①各小組自始至終從事同樣的工作,使工人操作專業化,收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機具設備利用率的效果;②有節奏地連續生產,前一工序在某一段上完成,下一工序緊接著就在那一段上開始,保證工作面不空閒,工序之間不脫節。流水施工進度表見圖。

  流水作業法在工業生產中,早已得到廣泛應用。建築業因產品固定,生產方式和一般工業生產不同,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理論探討和研究,中國於50年代初首先在民用工程中推廣應用。實踐證明,采用這種方法組織施工,在一定期間內材料、機具設備和勞動力的需要量比較均衡,能夠有效地縮短單項工程的施工周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由手工操作向大工業生產方式過渡最好的組織形式。

  流水施工法的基本原理,第一是要求把施工對象合理地劃分為若幹個獨立的施工段。施工段可以是跨越幾個單項工程的同一類別的分部工程,如基礎打樁工程;可以是成批的同一類型的單位工程,如若幹幢住宅建築;也可以是單位工程的某一分部分項工作,如砌磚或粉刷。隻要采用的工藝相同,工程量相當,就可以按不同工序配備各種專業工人組成固定的小組、施工隊、混合施工隊,遵照嚴格的先後順序,準確的周期,依次由一個施工段轉移到另一個施工段,連續地進行有節奏的、相同的作業。第二是要規定適當的流水步距,即兩個相鄰工段開竣工間隔的時間。當小組、施工隊或混合施工隊在一個施工段停留的時間等於一個流水步距或為流水步距的整數倍時,施工就可不間斷地進行,形成有節奏的、連續的、均衡的流水作業。

  流水作業的基本公式為

TT1+(n-1)K

式中T為施工總工期;T1為一個施工段或一個單位工程的工期;n為施工段或單位工程的數目;K為流水步距。

  流水施工法有平行流水施工法和立體交叉平行流水施工法兩種:①平行流水施工法。在同一施工現場,用盡可能多的工種小組,在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條件下,同時進行作業,以充分利用作業時間和現場施工活動的空間,縮短整個工程的工期;②立體交叉平行流水施工法。在平行流水施工的基礎上,在同一個建築物上,同一作業時間內,組織不同工種,在不同的工作面上,充分利用空間進行交叉施工。例如在進行建築物結構部分施工的同時,及時插入內部裝修作業,以做到內外上下齊頭並進,各道工序交叉進行,形成立體交叉平行流水的施工,從而使工期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