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構工程和地震工程學傢。江西省蓮花縣人,1912年10月18日生。193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1937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歸國後歷任湘桂鐵路、敘昆鐵路、黔桂鐵路、平漢鐵路工程師;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土木木系教授等職。1947年再度赴美,在工程設計公司任工程師並在大學任教。1951年歸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1952年開始創建中國科學院工程力學研究所,1954年任所長,1984年任名譽所長。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

  劉恢先長期從事橋梁工程的設計和地震工程學的科學研究工作。他曾從事連續長方板和吊橋應力分析的研究,發表有《連續長方板的分析》、《吊橋的應力分析》等論文;擔任過武漢長江大橋顧問委員會委員。劉恢先的主要貢獻在地震工程學方面,曾發表《論地震力》、《地震工程學的發展趨勢》(與他人合寫)等多篇論文。1959年和1964年,在他主持下編制成中國第一個和第二個抗震規范草案,後一草案包括他所提出的地震系數、動力系數、結構系數等概念,為中國《工業與民用建築抗震設計規范》(TJ11-74)提供瞭抗震驗算原則。他提出瞭重力壩和拱壩抗震計算的新方法。他還提出瞭地震烈度的新定義並研究瞭地震烈度的物理標準,在此基礎上制定瞭新的《中國地震烈度表(1980)》。新表便於工程應用並為儀器測定烈度開辟瞭道路。他還主編《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學術季刊和《地震工程研究報告集》。

  劉恢先曾當選為第四屆至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和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他還曾擔任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和學會所屬的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地震工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以及黑龍江省科學院副院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