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的鋼軌伸縮時,保持其軌縫變化不致過大,以維持線路通順的裝置。因鋼軌的伸縮主要由於溫度變化引起,故又稱鋼軌溫度調節器。它用於無縫線路和某些鐵路橋上。當鐵路橋上部結構因連續長度較大,而使其活動端和相鄰結構(鄰跨或橋臺)間的相對變位較大時,為使鋪設在橋面的鋼軌不妨礙上部結構在溫度變化、活載(含雙線橋的偏載作用)等作用下所發生的相對變位,同時也不使上部結構變位元影響橋面線路的通順,應在該處設置鋼軌伸縮調節器。在橋樑計算相對變位中的縱向位移時,所採取的上部結構長長度稱溫度跨度。其值的計算方法為:①簡支梁,取其計算跨度;②連續梁,取相鄰兩聯兩個固定支座的水平距離,或一固定支座至橋臺的距離。當溫度跨度大於100米時,一般應設置鋼軌伸縮調節器。

  鋼軌伸縮調節器按接縫處平面上的形式劃分,現有雙尖式(圖a)、斜線型(圖b)、折線型(圖c)、曲線型(圖d)等四種。雙尖式一般僅適用於伸縮量很小處。斜線型和折線型是基本軌不動,尖軌伸縮,其缺點是伸縮時軌距有變化,對行車及養護不利。60年代,在中國這兩種定型設計的伸縮量有300、600毫米兩種。曲線型伸縮調節器的尖軌成圓弧(或復合曲線)狀,基本軌不預先頂成曲線,而是在組裝時由尖軌圓弧和按圓弧佈置的基本軌軌撐,把基本軌頂彎成相應的曲線;當基本軌伸縮時,尖軌固定不動,因此軌距保持不變,基本軌和尖軌始終保持密貼(在尖軌刨切范圍內),平順性好,行車平穩。中國曾使用過伸縮量達1000毫米的這種調節器。

  在特大跨度鐵路橋梁上,特別是在懸索橋上,除考慮結構伸縮給橋面帶來的影響外,還應考慮結構的角變位影響。日本在本(州)四(國)聯絡橋上,為解決大跨度公鐵兩用懸索橋的這些變位而研制的鋼軌變位補償器,曾作過許多試驗,尚待正式通車運營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