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不連續現象的一個新興數學分支,也是一般形態學的一種理論,能為自然界中形態的發生和演化提供數學模型。突變論在數學上屬於微分流形拓撲學的一個分支,是關於奇點的理論。因為英文 catastrophe一詞的原意為突然來臨的災禍,所以也有把它譯作災變論。突變論一般並不給出產生突變機制的假設,而是提供一個合理的數學模型來描述現實世界中產生的突變現象,對它進行分類,使之系統化。突變論特別適用於研究內部作用尚屬未知、但已觀察到有不連續現象的系統。

  簡史 突變論是20世紀60年代末法國數學傢R.托姆為瞭解釋胚胎學中的成胚過程而提出來的。1967年托姆發表《形態發生動力學》一文,闡述突變論的基本思想,1969年發表《生物學中的拓撲模型》,為突變論奠定瞭基礎。1972年發表專著《結構穩定與形態發生》,系統地闡述瞭突變論。70年代以來,E.C.塞曼等人提出著名的突變機構,進一步發展瞭突變論,並把它應用到物理學、生物學、生態學、醫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各個方面,產生瞭很大影響。

  研究方法 從I.牛頓和G.W.萊佈尼茲時代以來得到很大發展的微積分學,一般隻考慮光滑的連續變化的過程,而突變論則研究跳躍式轉變、不連續過程和突發的質變。突變論的基礎是結構穩定性。結構穩定性反映同種物體在形態上千差萬別中的相似性。例如,人的面貌雖因歲月流逝而發生變化,但仍存在區別於他人的特征。結構穩定的喪失,就是突變的開始。突變論的基本概念是靜態模型,它把形態按結構穩定特征分類。至於描述結構變化的動力學理論,至今仍不完備。

  

突變論的數學基礎是奇點理論和分岔理論。最原始的奇點是微積分中實變函數的極大極小點(臨界點)。這種函數可看成是實數空間 R 1(坐標 x)到實數空間 R 1(坐標 y)的映射。而平面( x 1, x2)到平面( y 1, y2)的光滑映射可用一對函數 y 1f 1( x 1, x 2), y 2f 2( x 1, x 2)表示。1955年H.惠特尼在研究這種映射的特點時,得出兩類一般奇點。一類是折疊,可用公式 y1x 1 2, y2x2表示。把球面投射到平面上,赤道上的點產生的奇點就是這種奇點。另一類是尖點,局部坐標可寫成 y1x 1 3+ x 1 x2y2x2。把空間曲面 y 1x 1 3+ x1x2投影到平面( y1y2)上,平面上有一半立方拋物線,在原點處有一個尖點 (見圖)。曲線把平面分成兩部分,較小部分的原像均由三點構成,而較大部分隻由一個點構成。在尖點處映射引起突變,這是突變論所研究的最常見的一種突變。惠特尼證明,尖點是穩定的,也就是在這種映射附近的映射在適當的地方也有同類的奇點。

  托姆把惠特尼的奇點理論加以推廣,應用到突變論中。他研究Rn+rRr的奇點分類問題。這裡n是描述系統狀態的參數(稱為狀態參數或內部參數)的數目,而r是控制參數(又稱外部參數)的數目。隨著控制參數的改變,狀態參數可能產生突變,在突變處控制參數值稱為突變點。通常n可以任意大,但Rr可取作四維時空歐氏空間,反映時空中進行的控制過程。

  靜態模型 靜態模型是一族勢函數fu:XRn,其中X是狀態空間Rn的子集,包含原點的鄰域,參數u屬於控制空間Rr中原點的鄰域U。狀態空間Rn可用與過程有關的狀態參數來表示,控制空間Rr則可用控制過程中控制參數來描述。當維數r≤4時,具有標準勢函數的靜態模型就是初等突變。它可作為各種自然過程的定性模型。靜態模型已被推廣成代謝模型。表中列出瞭所有初等突變。

餘維數r≤4的初等突變

  除瞭基本的初等突變外,托姆還給出高階突變,為建立一般突變論奠定瞭初步的基礎。他描述的雞胚發育模型和蟹狀星雲、超新星爆炸殘餘模型都屬於一般突變論的范疇,但還沒有建立起一般的數學理論。

  應用 突變論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在數學、力學和物理學中,借助突變論不僅能加深對已有定律的認識,而且還能得到一些新的成果。例如,利用突變論找到瞭光的焦散面的全部可能的形式。在生物學和社會學中,許多現象很難用其他數學方法處理,但用突變論可得到理想的數學模型。如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系統中群體消長情況,用微分方程不能得出滿意的解釋,而用突變論預測的結果卻與實驗符合。利用突變論有可能預測系統的許多定性性態,甚至在不知道系統的描述采用什麼樣的微分方程,或者不知道怎樣求解這些微分方程的情況下,也能獲得結果。而且這種預測是在少數幾個假設的基礎上完成的。例如對於胚胎形成過程、心臟搏動、大腦機制、船舶穩定性等都曾用突變論建立過相當的數學模型,並取得一定的成效。

  

參考書目

 P.T.桑德斯著,凌復華譯:《災變理論入門》,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上海,1983。(P.T. Saunders, An Introduction to Catastrophe Theory,Cambridge Univ.Press,1980.)

 R.Thom,Stabilité Structurelle et Morphogénèse,Reading, Mass., Benjamin,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