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在地面能類比飛行器空中飛行狀態的裝置。用於訓練飛行員,也用於飛行器及其設備的研究設計。1929年美國E.A.林克創造出第一臺飛行練習器。60年代後由於採用數位電腦,飛行模擬器的功能日趨完善,現代80%的飛行訓練專案均可在飛行模擬器上進行。組成飛行模擬器的設備除電腦外,還有向飛行員提供飛行器飛行時俯仰、傾斜、偏航、升降、側移、縱向加速度運動感覺的運動系統,顯示駕駛艙外機場、跑道、道路、河流、田野、建築物等景像的視景系統,駕駛艙內的儀錶系統,操縱負載力仿仿真裝置,以及音響仿真裝置等。訓練時,飛行員根據駕駛艙內的儀表指示和艙外的視景瞭解飛機的飛行狀態,然後操縱駕駛桿、油門桿和方向舵。計算機接收到這些操縱信號後按照飛機的飛行動力學數學模型進行實時仿真計算,並將計算結果輸出到儀表和視景系統。

  采用飛行仿真器訓練飛行員節省能源,經濟安全,不受氣象條件和場地的限制。訓練時,可以設置各種飛機故障,提高飛行員處置各種特殊情況的能力。在飛行仿真器上還可以訓練在空中難以作到的各種危險的飛行動作。除訓練飛行員起飛、著陸的飛行仿真器外,還有空戰飛行仿真器。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作為訓練裝置的飛行仿真器發展成為一種工程研究的工具。因此,現代飛行仿真器按用途可分為訓練飛行仿真器和工程飛行仿真器兩類。前者用於訓練飛行員,後者用於飛行器設計、飛行品質研究、座艙顯示佈局、飛行控制、導航系統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