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輸送槽的振動來輸送散狀物料的輸送機。振動輸送機一般用於水準輸送,輸送能力在150噸/時以下,輸送距離在80米以內。當傾斜上運時,輸送能力隨傾角的增加而下降。振動輸送機除瞭激振機構裏的某些零部件外,相對轉動的構件很少,結構簡單,能輸送各種粒度的物料,能對灼熱的、易燃易爆的、有毒的、多塵的物料進行隔離的封閉輸送,有利於環境保護,還能在輸送過程中完成篩分、脫水和冷卻等工藝操作。

  結結構組成和輸送原理 振動輸送機(圖1)由輸送槽、激振機構、支承機構、彈簧和機架等部分組成。輸送槽是一個開口或封閉的鋼構件,供物料在其中移動。激振機構使輸送槽產生與輸送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振動。圖2是一個物料顆粒在一個振動周期內向前運動的示意圖。在振動的第一個1/4周期內,輸送槽由中心位置向上前方運動到上極限位置。在此階段內輸送槽的運動速度逐漸降低,因而在輸送槽運動到某一位置時槽上A點的物料顆料A被拋起(圖2a)。在振動的第二和第三個1/4周期內,輸送槽由上極限位置向後下方運動到下極限位置;物料顆粒A在這段時間內作拋物線運動(圖2b)。在振動的第四個1/4周期內,輸送槽由下極限位置逐漸加速地向上前方運動到達中心位置。在這階段內的某一時刻,物料顆料A落到輸送槽上的另一點b上,並隨同輸料槽一起加速。在振動的一個周期中,物料顆粒前進瞭Ab這段距離。這個過程不斷循環,物料在輸送槽內不斷"跳躍地"前進,從而實現輸送作用。因此,輸送槽的磨損較小,但不宜於輸送粘性的物料。輸送速度除與物料特性有關外,還與輸送槽振動的方向、頻率和幅度等有關。

  振動輸送機一般在共振或超共振狀態運轉。在共振狀態運轉時能耗較小;在超共振狀態動轉時,工作比較穩定,能耗稍大。

  分類 振動輸送機按激振機構分為機械式和電磁式兩類。機械式振動輸送機一般用電動機帶動偏心軸和連桿使輸送槽振動,也可借安裝在機器上的偏心塊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使輸送槽振動。振動的頻率一般小於25赫,振幅在2~20毫米之間。電磁式振動輸送機一般將交流電通入電磁鐵的線圈,用電磁鐵的吸力來使輸送槽振動,其振動頻率一般為50赫,振幅小於2毫米。

  兩種輸送機按參與振動的構件數目又分為單質體的、雙質體的和多質體的3種類型。單質體的輸送機隻有輸送槽產生振動,因而振動力傳至地基,大多為輕小型的振動輸送機。雙質體和多質體的輸送機除輸送槽外,尚有對重架參與振動,雖然結構稍復雜但可基本消除對地基的振動力,還可利用共振原理使所需的激振力達到最小,因而應用較多。

  將輸送槽做成螺旋形上升的構件,並使它在大於螺旋升角的方向內產生扭轉振動,可使物料沿槽盤旋而上,這就是垂直振動輸送機(圖3)。它的提升高度可達12米。

參考書目

 上海機電設計院主編:《鑄造車間機械化》,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

 聞邦椿、劉風翹:《振動機械的理論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