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振動的定向機構自動定向送料的料鬥。振動料鬥常用於機床上下料裝置,在儀器儀錶和電子元件等行業中較多應用。振動料鬥工作比較平穩,適用於已經過部分精加工的各類小型工件。振動料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當用於尺寸,重量相近的不同工件時隻需要更換定向機構(見機床上下料裝置)。

  振動料鬥由料鬥、定向機構、支承彈簧、電磁鐵和底座等組成(圖1)。料鬥多數為圓盤式(也有直槽式),圓盤內側有螺旋上升的斜料槽。定向機構設置在料槽近出口處,工件經經過出口時沿斜料槽進行定向運動。支承彈簧通常為3或4根板彈簧,傾斜安裝。電磁鐵作為振動源,接交流電源或通以半波整流的脈動電流。銜鐵裝在料鬥底部,氣隙可以調節。通電後,電磁鐵以一定頻率吸放銜鐵,於是帶動料鬥在傾斜安裝的支承彈簧支撐下往復扭轉和上下振動。有的振動料鬥不用電磁鐵激振,而用凸輪、曲柄連桿機構或偏心塊等機構產生振動作用。

圖1 振動料鬥的組成

  振動送料的原理是借助料槽的微小振動使工件依靠慣性力和摩擦力的綜合作用沿料槽斜坡向前向上移動。圖2中,當料鬥作扭轉和上下振動時,鬥內工件靠離心力向外貼著料鬥壁進入螺旋上升的斜料槽底部。斜料槽連同工件在向左運動的同時還稍微向下運動,這時工件與料槽表面的摩擦阻力減小(甚至瞬時騰空),工件慣性力克服摩擦阻力,工件相對料槽向前爬坡滑動(從位置1到位置2)。當工件向右時還稍微向上運動,工件與料槽表面的摩擦力加大,摩擦力克服慣性力,工件在斜料槽上並不或僅少許向後滑動(從位置2到位置3)。這一過程反復進行,工件便在料鬥扭轉和上下振動的過程中沿著斜料槽一步步爬坡前進。中小型振動料鬥的工件移動速度v=2~8米/分,主要與料槽振動斜角β和料槽升角α有關,一般β=10°~25°,α=10°~5°。料鬥振動系統的自振頻率f0應稍大於電磁鐵的激振頻率ff0=(1.05~1.1)ff0決定於支承彈簧的剛度和振動系統的質量。為瞭增加容納量而又不過多地改變自振頻率,可安裝固定的附加料鬥,使工件不全壓在振動料鬥上。

參考書目

 聞邦椿、劉風翹:《振動機械的理論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