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測量與流量成一定關係的流體壓差來測量流量的感測器。常用的測量方法是把節流裝置裝在管道內,利用物質流經節流裝置前後產生的壓力變化來進行測量。其原理基於流體的連續性原理和伯努利定律。所謂連續性原理是流經管道任一截面的流量為恒定。因此,流體在流經節流裝置時流速加快,而流量不變。伯努利定律則表明任一流體在流動中能量不變,當流體流速加快、即動壓力加大時流體的靜壓力降低。節流裝置的形式有文丘裏管和差壓孔板等。也可通過測量總壓力與靜壓力之差來測量動壓力而最終確定流量量。實現這種測量的裝置是皮托管。差壓式流量計歷史悠久,也是現代流量測量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它的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適應性較廣,幾乎能夠測量各種工況下的單相流體和高溫、高壓下的介質流量。

  皮托管 它是雙層的套筒(圖1),外層的筒壁上開孔,把它置於流動氣體管道的中心部分。皮托管中間孔道作用有總壓力Pt,而外套筒壁上小孔則作用有靜壓力PS,然後將總壓力和靜壓力之差通過波登管轉換成位移,再由位移傳感器轉換成電信號。該壓力差即為流體的動壓力Pd,根據流體力學中的伯努利方程可知,

,式中 ρ為流體密度, V為流體速度。由此可測出管道中心位置的流速。管道的平均流速與中心速度之比是雷諾數的函數。管道的平均流量與平均流速成正比。

  文丘裡管 它是截面對稱地收縮的管子,在最大截面和最小截面之上各有一個細管(圖2)。細管的液面位置即表示所在截面的流體壓力。根據流體連續性原理,在管道的截面1-1和2-2流過的流量相等即A1V1=A2V2,式中A1V1A2V2分別表示截面1和2處的截面積與流速。再根據伯努利方程就可求出V2與兩截面的靜壓力差PS1-PS2的平方根成比例,即流體的體積流量與壓差的平方根成比例。

  差壓孔板 

它是最常用的一種流量檢測元件。在管道中插入一個有中心孔的薄金屬板就構成差壓孔板(圖3)。這個孔板使流體產生很大的壓差 P 1- P 2( P 1P 2分別為緊貼孔板前後的流體壓力)。根據伯努利方程可求出流量與 P 1- P 2成正比。通常在孔板兩邊取出壓力 P 1P 2,通過小管道送至差壓傳感器,使 膜片中心產生位移,再用位移傳感器把位移轉換成電信號。

  

參考書目

 張是勉、楊樹智編著:《自動檢測》,科學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