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鐘錶中一般都有振動週期比較穩定的振盪系統,並以此作為時基。如機械鐘錶是以擺輪遊絲振盪系統或擺振盪系統作為時基;石英電子鐘表則以石英晶體振盪器作為時基。因此,常用振盪系統的振動頻率或節拍數作為鐘錶的一項技術指標。頻率是振盪器每秒鐘的振動次數。石英電子手錶中的晶振頻率一般為 32768Hz,某些石英電子鐘中的晶振頻率為4194304Hz。擺鐘的振動頻率主要取決其引用擺長。中國生產的擺鐘振動頻率有3/2、7/6、1、13/15Hz等。擺鐘鐘中也可用擺的振動周期作為其技術指標。振動周期T(s)是頻率f(Hz)的倒數,即

上述擺鐘的相應振動周期分別為2/3、6/7、1、15/13s。機械手表中擺輪遊絲系統的振動頻率較低,最常見的為3Hz。

  手表的振動頻率常用節拍數來表征。節拍數為每小時的半振動次數。由於手表一般每一個振動周期產生兩次表音,因此節拍數也等於每小時的表音數。當手表的振動頻率為3Hz時,其節拍數為21600。常見的手表節拍數還有17280、18000、19800和28800等。常見的機械鬧鐘的節拍數為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