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廣播系統的接收設備,屬聲像電器。它把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還原為音頻信號,加到揚聲器上重放出聲音。

  1906年R.A.費森登在美國麻塞諸塞州佈蘭特巖城的實驗室裏,作瞭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無線電廣播。1920年美國開始調幅廣播,1941年開始調頻廣播,並在1961年確定瞭與單聲道廣播相容的身歷聲廣播制式。80年代,又在研究身歷聲調幅廣播。

  1916年美國已有礦石收音機出售。1921年,收音音機生產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工業部門之一,1922年銷售量達10萬臺。隨後收音機便以極快的速度在全世界普及。

  分類 收音機的類別很多。按接收的廣播制式分為調幅收音機、調頻收音機、調頻調幅收音機;按所用元器件分為電子管收音機、晶體管收音機、集成電路收音機;按接收的波段分為中波收音機、中短波收音機、中波超短波收音機、長中短波收音機、全波段收音機;按體積分為微型收音機、袖珍收音機、卡片式收音機、便攜式收音機、臺式收音機、落地式收音機;按使用的電源分為交流收音機、直流收音機、太陽能收音機、交直流兩用收音機;按功能分為汽車收音機、立體聲收音機、鐘控收音機、電唱收音兩用機、收錄機和其他多用機等;按原理分為直放式收音機和超外差式收音機,前者在檢波前不改變原來的接收頻率,後者不論所選收的電臺頻率大小,先把它變成一個較固定的中間載頻(中頻),然後再對它進行放大、檢波。

  原理和結構 常用的收音機是超外差式收音機,主要有調幅收音機、調頻收音機和調頻立體聲收音機三類。

  調幅收音機和調頻收音機的基本原理和結構都相同(見圖)。高頻放大器接收已調制的高頻信號並加以放大,送往混頻器,本機振蕩器也產生一個本振信號送往混頻器,經混頻後輸出一個已調制的中頻載波信號,該信號經中頻放大器放大後送往檢波器,檢波器從中頻載波中分離出音頻信號,再由音頻放大器進行處理,最後送到揚聲器。

  調幅收音機和調頻收音機的主要差別表現在接收的頻率范圍、使用的中頻頻率和檢波方法等三個方面。調幅收音機的接收頻帶為540kHz~1.6MHz,中頻頻率為455kHz,采用二極管檢波。調頻收音機的接收頻帶為88~108MHz,中頻頻率為10.7MHz,用對頻率敏感的鑒頻器或比例檢波器檢波。

  調頻立體聲收音機由立體聲調諧器和雙聲道低頻功率放大器組成。調諧器將接收到的立體聲調頻信號解調後,得到“左加右”和“左減右”兩組復合的音頻信號,兩者相加得出左通道音頻信號,相減得出右通道音頻信號。左、右兩個通道的音頻信號經由兩個獨立的低頻功率放大器,送到相應位置的兩個左右揚聲器放音。聽者在兩揚聲器形成的立體聲場中就可判聽到左右分明的、或有左右移動感覺的立體聲。

  立體聲廣播的信號之所以要組成“左加右”和“左減右”信號,是為瞭適應立體聲接收和單聲道接收的兼容性要求,使單聲道的調頻收音機也能收到“左加右”信號,即無立體聲感的立體聲廣播節目。

  

參考書目

 黃如星、朱桂林編著:《調頻立體聲廣播技術》,浙江大學出版社,杭州,1988。

 魯廉編著:《調頻立體聲收音機──原理、維修與測試》,電子工業出版社,北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