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錨泊系統或動力定位系統,使船錨碇於海底井口上方進行鑽井的裝置。早期形式為鑽井駁船,多用舊船改裝,隻適用於淺海風浪較小的海域。現代鑽井船多為專門設計,全部鑽井和生活設施都在船上,能自航並有向大型化發展的趨勢。移動靈活、適應水深大、自持能力強。缺點是受風浪影響大、穩定性差。採取的技術措施有:①設減搖水倉以減輕船的搖擺,但效果不明顯;②採用中間錨泊系統,船中間有一個可轉動的大圓筒,筒上安鑽機、井架等,筒下用錨鏈與海底連接,船可圍繞圓筒旋轉,使之常處於迎風迎浪浪的位置以減少船的搖擺和位移;③安裝一套水下器具,包括柔性接頭、伸縮鉆桿和升沉補償裝置等,以適應鉆井船的搖擺、位移和升沉;④安裝動力定位系統,可使船的性能顯著提高,在波高7m、流速1.5kn(節)、風速25m/s的海況條件下可以保持固定位置。能在150~1400m的水深海域作業。

  動力定位系統由聲納發生器、接收器、電子計算機及縱向、橫向螺旋槳組成。水下井口的聲納發生器發出信號,船底的接收器能測出船的偏移方位和數值並輸入計算機,計算機自動控制相應的螺旋槳運轉發出推力使鉆井船復位,不需拋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