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中國沒有專門從事煤炭科學研究的機構,1949年後,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煤炭科學研究機構逐步建立和發展。50年代初首先建立撫順煤炭科學研究所,1956年改稱院,同年建立唐山煤炭科學研究院。1957年建立北京煤炭科學研究院,嗣後改稱煤炭工業部煤炭科學研究院,逐步發展成為中國煤炭科學技術的研究中心,首任院長王德滋,設有13個專業研究所(或分院),一個電子電腦中心,一個科研試製中心。煤炭科學研究院本部在北京,設有開採、建井、煤化學、經濟四個研究所和一一個電子計算機中心。其他各分院、所設於全國各地,分別從事一個或數個專業的研究。撫順煤研所主要從事煤礦安全及露天開采研究;唐山煤炭科學研究分院主要從事煤炭洗選加工,水力采煤,管道運輸,鐵道下、水體下、建築物下采煤研究;太原煤研所主要進行采掘機械研究;西安煤田地質勘探科學研究分院從事煤田地質勘探技術研究;重慶煤研所主要從事煤礦安全研究;上海煤研所從事煤礦采掘機械及電器研究;南京研究所、常州自動化研究所和淮北爆破技術研究所分別從事礦井井筒開鑿工藝及設備、煤礦自動化技術、爆破器材和技術的研究;常州科研試制中心從事科研測試設備及科研新產品制造。二十多年來,煤炭科學研究院與有關單位合作,取得600多項研究成果,其中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獎的有110項。煤炭科學研究院及所屬各分院、所出版的學術刊物有《煤炭科學技術》、《建井技術》、《煤礦機械化與電器》、《選煤技術》、《煤礦安全》、《煤田地質勘探》、《煤礦自動化》等11種。

  中國煤炭科學研究機構,除煤炭科學研究院系統外,還有省(自治區)屬煤研所20個,廠屬研究所69個。礦業學院還設有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