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水文地質複雜的大水礦床,按照開採設計的要求,分期、分段預先疏幹地下水,以利開採,並防止因突然湧水而淹沒礦井;露天礦也必須疏幹,以穩定邊坡和提高勞動生產率。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對北方礦山的奧陶系灰巖,南方礦山的石炭系巖溶含水層以及其他強含水層,進行疏幹,保證瞭一批礦山的安全生產。礦床疏幹之前應基本查清礦區水文地質條件,主要為含水層的類型、空間分佈、排泄與補給,以及水文地質計算參數等。疏幹工程要儘量利用採礦井巷,以減少投資。礦床疏幹代價昂貴,選擇疏幹幹方法時,必須兼顧疏幹效果和經濟效益。疏幹方法有以下三類:

  地表疏幹 在地面佈置成排抽水井,內裝潛水泵或深井泵抽水。井徑一般為300~500mm,潛水泵揚程一般為300~400m,潛水泵揚水量一般為600~700m3/h,最大約1000m3/h。井位、井距和井數要根據井的集水能力、設備性能、允許殘餘水頭和季節性水位變化等因素確定。該法施工簡便安全,井內裝有過濾器,水質好,地表沉陷小;缺點是在非均質含水層中,經常出現集水能力不足,酸性水腐蝕管道,使水泵不能發揮作用,甚至使抽水井報廢。地表疏幹已實現瞭水位遙測和多井集中遙控。

  地下疏幹 在隔水層或弱含水層中的安全地帶,佈置疏幹巷道和疏幹硐室,向強含水層或斷裂帶、溶洞群、地下河、采空區積水等處打鉆孔,放出地下水。放水鉆孔有水平或傾斜的叢狀孔和從地表向疏幹巷道打溝通含水層的放水孔。疏幹硐室的間距和每個硐室的鉆孔數,根據鉆孔出水量和硐室間的允許殘餘水頭等條件確定。放水孔均裝有特殊加固的孔口管和閥門,以便控制放水量。所放出的地下水,經過地下水倉和排水、排泥設施,直接排到地表。該法疏幹能力大,能形成較陡的水位降落漏鬥,適應性強,疏幹效果可靠;在有條件的礦山,還可利用井巷疏幹,投資省,建設快,排水集中,維修管理方便。缺點是在基建施工中,如安全措施不力,有可能發生突然湧水。井下水若無沉淀、排泥和清、濁水分排設施,可能引起環境污染;巖溶地區的地表沉陷較大。

  聯合疏幹 即上部用地表疏幹,下部用地下疏幹(見圖)。含水層深度大,透水性上強下弱,宜用聯合疏幹。含水層分佈廣,透水性上強下弱,疏幹前不具備安全下掘井巷的條件時,也可用聯合疏幹。

  要重視疏幹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和充分利用疏幹水。在疏幹所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范圍內,經常出現井泉幹涸、地表沉陷、建築和構築物破壞,渾濁的地下水淤塞河道和污染水源,甚至破壞地表植被和生態平衡。但隻要疏幹合理,處置得當,又充分利用地下水,就能減輕或改善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