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應按一定的順序開採。通常有三類:①井田內水準、階段的開採順序;②水準、階段內沿走向的開採順序;③礦脈或煤層之間的開採順序。

  井田內水準、階段的開採順序 一般採用下行開採,即先采上部水準、階段,後采下部水準、階段。優點是建設時間短,生產安全條件好。如煤層或礦體傾角較緩,含水量較多,需要疏幹(見礦床疏幹),或有特殊要求時,可以自下而上開採,即上行開採。

  水平、階段內沿走向的開采順序 有三種:①前進式,從井田中央向邊界推進;②後退式,從井田邊界向中央推進;③混合式,初期采用前進式開采,階段運輸平巷掘完後改為後退式開采;或者前進式和後退式同時並用。

  前進式開采的初期,工程量小、投資少,出礦石或煤快,但采用脈內平巷或煤層大巷時,運輸巷和回風巷維護困難,采空區漏風,巷道兩側留礦柱,資源損失大。中國礦山一般采用巖石運輸大巷、前進式開采順序,可消除上述缺點。後退式開采的優缺點與前進式開采相反。混合式開采能充分利用前進式和後退式開采順序的優點,但生產管理較復雜(見采區巷道佈置)。

  礦脈或煤層之間的開采順序 一般采用下行式開采。隻有在礦脈或煤層間距較大,開采下部礦脈或煤層,不破環上部礦脈或煤層,或者上部煤層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險,需要提前開采下部煤層作“解放層”時,才采用上行式開采。

  礦脈群或煤層群的開采順序 先將距離較近的幾個礦脈或煤層劃為一組,再按組由上向下開采。

  確定開采順序的原則 同一井田的幾個礦脈或煤層往往存在厚薄不等、質量不均、大小不一、開采難易程度不同等復雜條件,確定開采順序時,必須註意貫徹厚薄、好壞、大小、難易兼采的原則,合理安排開采順序,避免資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