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加磁場驅動電弧沿工件旋轉加熱,然後頂鍛完成工件焊接的方法(見圖)。旋轉電弧焊主要用於管件的焊接,焊接時把待焊管件置於磁場中,並用電極夾緊後通電,由激磁線圈所產生的徑向磁場與電流的相互作用,使電弧沿管壁圓周旋轉。均勻加熱管端產生熔化金屬薄層,然後快速加壓,擠出熔化金屬,便形成焊接接頭。旋轉電弧焊是1959年蘇聯研究成功的,但進行這種焊接所用的焊機直到70年代才出現。焊機包括電源、高頻引弧或輔助電極引弧裝置、夾具(電極)、激磁線圈和加壓機構(液壓、機械或或手動加壓)等部分。影響焊接質量的主要工藝參數有電功率、磁場強度、管子裝配間隙、電弧旋轉速度和時間、頂鍛力和頂鍛速度。旋轉電弧焊的生產效率較高,與閃光對焊(見電阻焊)和摩擦焊相比,設備體積、耗電量、坯料損耗、焊縫毛刺等都小得多。它已可焊接直徑達200多毫米,壁厚達幾毫米的管子,多用於普通碳鋼的管與管、管與管板的焊接,如煤氣管線、水管、電纜套管等,尤其適用於在工地進行安裝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