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蛾科昆蟲的1種。分佈於西北、西南、華北、華東等地區。是大豆的重要害蟲。

  大型蛾類。翅展100~120毫米。體翅黃褐色;頭和胸部有較細的暗褐色背線。前翅狹長,前緣近中央有較大的半圓形褐綠色斑,中室橫脈處有一淡白色小點;內線和中線不明顯,外線呈褐綠色波狀紋;順R3脈走向有褐綠色縱帶,近外緣呈扇形;頂角被暗褐色斜紋分為二等分;後翅暗褐色,基部上方有暗色色斑,後角附近枯黃色。

  1年發生1代(河北、山東、江蘇)至2代(湖北、江西),北緯32°以北為一代區,北緯31°以南為二代區。以老熟幼蟲在寄主附近50~100毫米深處作土室過冬。翌年6月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間成蟲出現。雌、雄交尾後3小時產卵,每蛾可產卵200~350粒。幼蟲主要為害大豆以及洋槐、刺槐、藤蘿、葛屬、黎豆屬等豆科植物。如7、8月雨水較多,可能發生嚴重。在植株茂盛、地勢低窪、土壤肥沃的淤地發生較多。大發生時常將豆葉吃光。可造成嚴重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