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勞亞古陸和南方岡瓦納古陸間長期存在的古海洋。1893年奧地利地質學傢E.修斯創用特提斯一詞,其源於古希臘神話中河海之神妻子的名字。由於類似其殘存的現代歐洲與非洲間的地中海,故又稱古地中海。

  1885年,德國地質學傢M.諾伊邁爾根據歐亞大陸南部和非洲北部侏羅紀和早白堊世熱帶、亞熱帶海生動物群,認為曾存在一個近東西向中生代赤道海洋的設想,稱之為“中央地中海”。奧地利地質學傢E.修斯在19世紀60年代就已註意到阿爾卑斯和喜喜馬拉雅之間中生代(特別是三疊紀)動物群的密切關系。1893年,修斯將“中央地中海”改稱為“特提斯”,認為是一個廣闊的深海區。

  板塊構造學說提出後,一般將這一海區稱為特提斯洋,代表南北兩大陸間具洋殼基底的海洋及其兩側大陸邊緣不同深度的海域。同時,根據發展歷史和位置的不同,將三疊紀以來發展起來的特提斯洋,與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洋”區分開來。

  古特提斯洋,也稱“第一特提斯”、“永久特提斯”或“古生代特提斯”,對其范圍大小,尚有不同認識。一些學者根據奧陶紀以來,海生生物分區逐漸明顯和晚奧陶世西岡瓦納大陸的大陸冰蓋及外圍的冰海沉積未達到中南歐以北等現象,認為在中南歐一帶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隨著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相接,這一洋區閉合。另一些學者考慮到尚未發現真正的洋殼物質,認為這一海域屬於古歐洲大陸范疇;也有人認為應屬於岡瓦納大陸的邊緣海區,稱之為“中歐洋”。古特提斯洋東段,其主體大致自伊朗和阿富汗北部,經中國西藏喀喇昆侖山和瀾滄江,轉入中南半島。有人認為,中國昆侖山、秦嶺和祁連山地區也都屬於古特提斯洋范疇。古特提斯洋東段地質經歷比較復雜,不同地區洋殼形成的時代不同,規模也不盡相同。晚三疊世或侏羅紀時,隨著岡瓦納大陸邊緣碎塊(土耳其、伊朗中部、岡底斯、緬甸撣邦等地塊)向北漂移並和勞亞大陸拼合,這一可能自前寒武紀晚期(震旦紀)即已出現的古洋區已經消失。

  三疊紀開始出現的特提斯洋,有人稱為“新特提斯洋”或“中生代特提斯”,位於古特提斯洋以南,分佈於現代歐洲南部(比利牛斯山、阿爾卑斯山、亞平寧山、喀爾巴阡山)和非洲北端、小亞細亞、伊朗南部、中國西藏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和印度尼西亞一帶,與古太平洋相通;西端可能包括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其原始延展方向亦大致近東西向,西段窄,東段寬。在西段,這一洋區在海西期褶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東段,由岡瓦納大陸的邊緣海區進一步擴展形成。

  早、中三疊世時,特提斯洋區開始下陷,晚三疊世至早侏羅世時,洋區進一步開裂,以蛇綠巖套為代表的洋殼開始形成,但其范圍與早、中三疊世時不盡一致。侏羅紀中、晚期至早白堊世時,洋區普遍強烈沉降,大洋擴張,內部構造分異和巖相厚度變化明顯,原有的碳酸鹽臺地崩塌,洋殼繼續形成。白堊紀中期,由於大西洋擴張和印度陸塊向北漂移,特提斯洋開始萎縮。早第三紀特提斯洋大部封閉,逐漸上升為高峻的山系,局部殘留瞭一些內海(黑海、地中海和裡海西部),直至現代。

  關於中美洲加勒比地區,諾伊邁爾和近代一些學者都認為屬於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加勒比地區(連同中部大西洋)與特提斯洋除晚侏羅世和早白堊世具有相同的發展歷史外,並無整體聯系。

  此外,有些學者認為晚侏羅世的特提斯洋是由幾個小型洋盆連通而成、由西向東是加勒比特提斯、中部大西洋、柏蒙-利古洋(南歐)、大洋特提斯和澳大利亞西北邊緣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