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巢縣發現的早期智人(見尼安德特人)化石,以枕骨和上頜骨為代表。

  化石發現於安徽巢縣(現改名為巢湖市)南約6公裡之銀山的溶洞堆積。枕骨化石於1982年發現,上頜骨化石於1983年發現。

  從枕骨的人字緣所呈現出來的鋸齒來看,該頭骨的人字縫尚未癒合。枕骨的肌脊不很發育,枕骨項平面較為平滑而無凹凸起伏現象。該枕骨很可能代表一青年女性個體。枕骨骨壁較薄,枕平面與項平面不呈角狀過渡,枕外圓枕枕不發育。上頜骨化石不完整,但帶有6枚牙齒。該上頜骨顯得稍突頜、有較大的鼻闊和較粗壯的牙齒。鼻前棘發育,門齒管緊靠齒槽緣,門齒管的上下走向較為陡直,上頜竇較擴展。

  與人類化石一起發現的還有中國鬣狗、腫骨鹿、小豬和劍齒象等化石。根據動物群,巢縣人類化石的時代大致相當於北京猿人地點1~4層的時代或稍晚,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氣溫與現在巢縣一帶的相當或稍高。

  用不平衡鈾系法對該地點的哺乳動物化石樣品作年代測定的結果是距今16~2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