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和磁性氧化鐵的統稱。

  氧化亞鐵 又稱一氧化鐵。化學式 FeO。黑色粉末;熔點1369±1°C,相對密度5.7;不溶於水、醇和堿液,溶於酸;很不穩定,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二價鐵的化合物,如草酸亞鐵等可制得氧化亞鐵,或通氫於三氧化二鐵也可制得。氧化亞鐵主要用作玻璃中的色料。

  三氧化二鐵 化學式Fe2O3。紅棕色或黑色無定形粉末;熔點1565°C,相對密度5.24;不溶於水,溶於酸。在空氣中灼燒亞鐵化合物或氫氧化鐵等可得三氧化二鐵。其紅棕色粉末為一種低級顏料,工業上稱氧化鐵紅,用於油漆、油墨、橡膠等工業中,也可做催化劑和玻璃、寶石、金屬的拋光劑。

  磁性氧化鐵 又稱四氧化三鐵,化學式Fe3O4。為天然磁鐵礦(即磁石)的主要成分;黑色或紅棕色粉末;熔點1594±5°C,相對密度5.18;不溶於水、乙醇、乙醚,易溶於濃酸。它在潮濕狀態下,在空氣中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鐵。通水蒸氣於紅熱的鐵即可制得磁性氧化鐵。它可做顏料和拋光劑。特制的磁性氧化鐵可做錄音磁帶和電信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