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放射化學傢。1877年9月2日生於伊斯特本,1956年9月22日卒於佈裡奇頓。1898年畢業於牛津大學。1900~190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隨隨E.盧瑟福工作,共同創立放射性衰變的理論,修正瞭道爾頓原子學說。1903~1904年,在倫敦大學和W.拉姆齊合作,證明鐳能產生氦。1904~1914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1914~1919年,任阿伯丁大學教授,1919~1936年,任牛津大學教授。

  隨著各種放射性物質的發現,出現瞭兩種或兩種以上放射性物質無法用化學分離手段分開的事例。索迪認為這是同一元素不同質量的一些原子混合在一起的結果,提出瞭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一詞是他在1913年首先使用的。他曾預言同質異能素的存在。索迪首先發現放射性物質經α衰變後,新物質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左移動兩格。由於這些貢獻,他獲得1921年諾貝爾化學獎,1913年獲得坎尼紮羅獎金。

  1910年他當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還先後被選為蘇聯、瑞典和意大利科學院的外國院士。他的主要著作有《放射性》、《衰變理論的論證》、《鐳的闡明》、《原子的闡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