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Cl,原子序數17,原子量35.4527,屬週期系ⅦA族。

  發現 1774年C.W.舍勒通過鹽酸與二氧化錳的反應制得氯,當時錯誤地把它當作氯化氫的含氧酸而定名為“氧鹽酸“。1810年H.大衛證明“氧鹽酸”不能再被分解,其中並不含氧,而是一種化學元素,並定名為chlorine。元素英文名來源於希臘文chlōros,原意為“黃綠色”。

  存在 氯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31%,除瞭火山氣體中含有微量氯氣外,自然界幾乎不存在遊離狀態的氯,它大多以氯離子的形式存在於化合物中。由於無機氯化物大多溶於水,氯的最大來源是海水,每千克海水中約含18.97克氯離子(相當於3%氯化鈉)。有些地方海水枯竭,就形成豐富的巖鹽。中國青海鹽湖和四川井鹽中都含有大量的氯化物。氯離子 Cl-也存在於高級動物體內的血液和胃液內。天然存在的氯是由兩種穩定同位素組成的,即氯35和氯37。

  物理性質 氯單質為黃綠色氣體(見彩圖),

氯(右)、溴(中)、碘(左)的外觀 有窒息性臭味;熔點-100.98℃,沸點-34.6℃,氣體密度3.214克/升(0℃)。20℃時1體積水可溶解2.15體積氯氣,所得溶液稱為氯水。將氯氣通入0℃的水中,析出固態水合物 Cl 2· 6H 2O和 Cl 2· 8H 2O。

  化學性質 氯的電子構型為(Ne)3s23p5,氧化態為-1、+1、+4、+3、+5、+6、+7。氯相當活潑,濕的氯氣比幹的氯氣還活潑。氯獲得1個電子變成-1氧化態的氯離子,是它最典型的化學性質,即氯有強氧化性。主要表現在:①除氟、氧、氮、碳和稀有氣體外,氯能與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其中,大多數金屬氯化物是離子型晶體。②氯能與許多化合物反應,例如與許多有機化合物進行取代反應或加成反應;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往往有碳參與)生成無水氯化物;與溴化物和碘化物反應,分別置換出溴和碘;與水發生以下兩種反應:

2Cl2+2H2O─→4HCl+O2

Cl2+H2O─→HCl+HClO

在通常條件下,後一種反應是主要的,因此,氯水中除含有氯以外,還有次氯酸、鹽酸(見 氯化氫)和氧。

  在次氯酸HClO中,氯呈+1氧化態。這說明氯也有顯示正電性的傾向,而這種傾向隻在氯與氧或氟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才能顯示出來,這是因為氧或氟的電負性比氯大。氯的正氧化態主要有+1、+3、+5和+7,相當於ClO-ClO3-ClO3-ClO4-離子。

  制法 在工業上,大量的氯是由電解食鹽水制得的;一部分氯是電解熔融的氯化鎂、氯化鈉、氯化鋰制取金屬鎂、鈉、鋰的副產物;少量的氯可由有機合成工業的副產物氯化氫通過氧化方法得到。在實驗室裡,常用濃鹽酸與氧化劑二氧化錳作用制取氯;其他氧化劑有高錳酸鉀、重鉻酸鉀、氯酸鉀、次氯酸鈉、二氧化鉛和鉍酸鈉。

  應用 氯的產量是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目前,大量的氯消耗在化學工業尤其是有機合成工業上,以生產塑料、合成橡膠、染料、溶劑及其他化學制品或中間體,並用作造紙、紡織工業上的漂白劑。氯還用於飲用水的消毒,從海水或鹽水中提取溴,制殺蟲劑,合成藥物等。

  毒性 氯氣具有窒息性臭味,對眼和呼吸系統都有刺激作用,每升大氣中含有2.5毫克的氯氣時,即可在幾分種內使人死亡。長期吸入少量氯氣可導致面部呈淡綠色,引起支氣管發炎;吸入大量的氯氣,可發生嚴重的咳嗽,呼吸道發炎,甚至窒息。在空氣中,通常可允許的遊離氯最高濃度為0.001毫克/升。

  

參考書目

 戴安邦等編:《無機化學教程》,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