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機化學傢和物理化學傢。1904年2月8日生於江蘇省儀征縣。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前身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學部)。1949年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大學研究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社《科學》雜志編譯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青海鹽湖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鹽湖科學調查隊隊長,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和《化學通報》主編。1955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學部委員。

  柳大綱早年從事中國陶土分析、無機制備和分子光譜學等方面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事鹵磷酸鈣新型熒光燈材料的試制和推廣工作。50年代初,對青海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進行調查研究,並對有關化學基礎作瞭較深入的研究。他是中國鹽湖化學的開拓者,長期以來,致力於科研組織和學術領導工作。1957年首次在大柴旦鹽湖底發現瞭大量柱硼鎂石,在察爾汗鹽灘發現瞭大面積光鹵石接近飽和的晶間鹵水,為柴達木地區開展鹽湖資源的地質勘察和綜合利用研究奠定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