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出現耀斑時發射高能電子的現象。太陽電子事件是1964年由行星際探測器“水手”4號第一次探測到的。自那時以來,在地球附近記錄到的太陽電子事件已達數百次之多,能量一般都在40千電子伏以上。90%以上的電子事件都同耀斑明顯對應。太陽質子事件都伴生非相對論性電子,很少例外。另一方面,在空間探測中,卻常有觀測到電子流而觀測不到質子成分的情況,這稱為純電子事件。觀測表明,純電子事件與通常的電子事件一樣,電子的能譜與冪律譜型相吻合,這種吻合一直保持到電子能量在5千電電子伏以下,有時甚至到2千電子伏左右。但是純電子事件與通常的電子事件,在性質上有明顯區別。在純電子事件中,電子流量在每平方厘米、每球面度、每秒10~100個電子之間,決不超過103個電子;而在通常電子事件中,電子流量在102103個電子之間,有時甚至高達104個電子。電子能譜的冪指數在兩種不同電子事件中也不一樣。在純電子事件中,冪指數在2.5~4.6之間,在100千電子伏以上能譜更為陡峭。相反,在通常的電子事件中,典型的電子譜較為平坦地似冪律譜的形式伸展到高能區,直到10兆電子伏,冪指數幾乎常常小於3.5。此外,在純電子事件中,能量高於20千電子伏的電子總數估計在1033左右;而在通常的粒子事件中,電子數目則可高達1036。所有這些差異反映出兩類電子事件的加速過程的強烈程度有所不同。這對瞭解太陽耀斑粒子的加速過程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