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在核外空間出現幾率密度的形象表示。人們根據核外電子波粒二象性及測不準原理,用統計的方法來判斷電子在核外空間某區域裏出現機會(幾率)的大小。

  圖1

是氫原子的電子雲。疏密的小黑點表示電子出現的幾率(一個小黑點不代表一個電子)),密處表示電子出現的幾率大,疏處電子出現的幾率小。這些小黑點猶如一團帶負電的雲,所以叫電子雲。

  |ψ|2表示電子在核外空間某處出現的幾率密度。幾率密度與該區域總體積的乘積就是幾率。電子雲和核外空間某處電子出現的幾率有關,即與幾率密度有關。

  核外電子各有自己的運動狀態,每種運動狀態都有相應的波函數ψ1S、ψ2S、…和幾率密度|ψ1S|2、|ψ2S|2、…,這些波函數和幾率密度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狀態下的電子都有其各自的電子雲分佈。(見彩圖)。

s軌道

px軌道

py軌道

pz軌道

dxy軌道

dxz軌道

dyz軌道

dx2-y2軌道

dz2軌道

原子的電子雲模型

  ① s電子雲,是球形對稱的,在核外半徑相同處任一方向上電子出現的幾率相同。

  ② p電子雲,主量子數n≥2時出現。n=2,l=1的p電子雲沿著某一方向出現的幾率密度最大,而在另外兩個方向出現的幾率密度為零。2p電子雲是無把啞鈴形的,它有三種取向,即2px2py2pz

  ③ d電子雲,n≥3時出現。

  ④ f電子雲,n≥4時出現。

  現以1s電子為例,說明電子雲幾率分佈的幾種表示法:①用ψ1S和|ψ1S|2r的變化表示,圖形表明它們隨r增大(離核遠)而減小(圖2 a)。

  ② 電子雲圖,以小黑點疏密表示電子在核外空間出現的幾率的大小。在核附近,電子出現的幾率密度最大,離核遠處電子幾率密度小(圖1)。

  ③ 等密度圖,把|ψ|2相同的點連接起來即等密度圖。對氫原子而言,等密度面是許多同心的球面。圖中數值表示幾率密度的相對大小(圖2b)。

  ④ 電子雲界面圖,在核的周圍作一界面,在界面內出現該電子的幾率大於90%,界面外出現該電子的幾率不足10%。對氫原子而言,界面本身就是一個等密度面(圖2c)。

  把以直角坐標表示的波函數轉換為以球坐標ψ(rθφ)表示。電子在任一點的運動狀態可用一組 ψ(rθφ)表示(圖3)。ψ有三個變數,不易用空間圖象表示,但可從ψ或|ψ|2與半徑r和角度θφ兩個方面的關系來討論,即:

ψ(rθφ)=D(r)Y(θφ)

  ① 徑向分佈函數 作離核距離為r,厚度為dr的薄層球殼(圖4a),作4πr2|ψ|2[以D(r)表示]和半徑r的對畫圖(圖4b)。D(r)是r的函數,稱為徑向分佈函數,它表示在離核半徑為r的球面上單位厚度球殼中電子出現的幾率。對於氫原子,在53pm處D(r)有一極大值。這是因為r<53pm時,4πr2小;r>53pm時,|ψ1S|2小;所以4πr21S|2都小於極大值。

  ② 角度分佈函數 從坐標原點出發,引出方向為(θφ)的直線,取Y值,作Y2θφ變化的圖,得電子雲的角度分佈圖(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