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氣象學傢、地球物理學傢。大陸漂移說的創始人。1880年11月1日生於柏林,1930年11月卒於格陵蘭。曾在海德堡大學學習氣象學,1905年獲柏林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馬堡大學。1924年任奧地利格拉茲大學教授,19330年第四次赴格陵蘭探險,不幸遇難。魏格納於1912年發表《大陸的起源──關於地表巨型特征大陸與海洋的基於地球物理的新概念》論文,第一次提出大陸漂移的論點,並於1915年出版《海陸的起源》一書。在此書中他從4個方面論證瞭大陸漂移的假說:一是大西洋西岸西非與南美海岸線大致相吻合;二是古生物化石方面的證據,現已遠離的南方各大陸具有相同的二疊紀、三疊紀舌羊齒植物群和中龍動物群,歐洲和美洲有相同的石炭紀、二疊紀熱帶植物群;三是從重力資料推知,大陸殼是較輕的花崗巖質,大洋殼是較重的玄武巖質。大陸地殼不連續並漂移在較重的大洋殼之上;四是大地測量發現格陵蘭正從歐洲漂離。但由於有關的資料尚不充足,魏格納的理論在1927年美國紐約的一次專題會議上受到多數地質學傢的反對。50年代後期,由於發現瞭新的強有力的證據,大陸漂移說逐步得到論證,並發展為板塊構造學。魏格納在氣象學方面的著作有同W.柯本合著的《地質時代中的氣候》(192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