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和近地表的巖石在日光、空氣、水和生物等外力作用下所發生的物理或化學變化。被風化瞭的巖石圈疏鬆表層稱為風化殼。風化作用使巖石(層)發生崩解和分解,所能達到的深度為風化殼的厚度,可以從幾十釐米至幾百米。在寒冷地區風化殼的厚度較小,在濕熱的熱帶地區可以達到100~200米,在斷裂帶發育區風化殼可以達到更大深度。風化作用通常分為物理風化作用和化學風化作用兩類。它為地表各種外營力(塊體運動、流水、冰川、波浪及風等)的剝蝕和侵蝕作用準備瞭條件,沒有風化作用為先導,,剝蝕和侵蝕作用難以進行。風化碎屑物和淋溶物從原地被搬運外輸,地面被低夷,殘遺的風化物質在各地不同地理條件下發育瞭不同類型的土壤。

  物理風化作用 又稱崩解作用,指巖石在外力作用下所發生的物理疏松、結構崩解的機械破壞過程,一般不引起化學成分的變化。引起物理風化的原因,有壓力釋放、溫度變化、冰凍、新晶體生長和生物活動等方面。

  開裂作用 由地殼內壓力釋放引起巖石的崩解現象。在地殼深處的巖石,被抬升至地表或近地表時,由於負荷大大減輕,壓力釋放約達(1.5~8)×1013帕,引起巖石體積膨脹。當膨脹超過彈性限度之後,巖石往往產生一系列大致與地表平行,或微緩拱起的裂隙,使巖石呈薄層狀開裂,稱為層裂,同時並伴有側向的裂隙。裂隙的厚度自幾厘米至幾米不等,愈向深處間距愈大,有的可達幾十米。

  脹縮作用 溫度變化使巖石發生表裡脹縮差異而發生的崩解破碎現象,亦稱為溫差風化。描述各地地表溫度的變化有年溫差和日溫差之分,其中日溫差對風化尤其重要,如在幹燥地區夏季戈壁地面的日溫差達60℃以上,溫差風化十分顯著。巖石是熱的不良導體,在陽光直接照射下,表面迅速增溫,體積膨脹,而表層之下很少增溫,且在時間上不和表層同步膨脹。夜間則相反,表面散熱迅速,體積收縮,下層散熱慢,也不與表層同步收縮。巖石又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各種礦物的熱力膨脹系數、顆粒大小、顏色深淺和晶體結構都不相同。當溫度發生劇烈變化時,它們脹縮的變形量不同,削弱瞭彼此之間的聚結力,促進瞭風化。巖石經過長期頻繁的溫差風化,產生大致與表面平行的風化裂隙,出現層狀剝落。花崗巖風化(見彩圖)後形成的石蛋地形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臺山花崗巖球狀風化(中國廣東)

  擠壓作用 巖石裂隙水凍結或析出新晶體擠壓巖石形成的崩解現象。裂隙水凍結時體積膨脹,增大9%左右,它對裂隙邊壁施加強大壓力,可達960千克/厘米2,使巖石裂隙加寬加深,起瞭楔子的作用,所以這種凍脹作用也稱冰楔作用。在亞極地濕潤區和高山頂部雪線附近,氣溫經常在0℃上下變化,冰楔作用特別顯著,那裡常散佈大量風化巖屑或連片的石海(見冰緣地貌)。裂隙水常溶解大量礦物質,水分蒸發後析出的晶體,擠壓巖壁,助長崩裂。

  生物物理風化作用 指生物活動引起的物理風化。植物根系伸進裂隙,以及樹木搖動和倒塌時根部所產生的壓力也促使巖石破碎,這種作用叫根劈作用(見彩圖)。蚯蚓、白蟻和嚙齒類等動物,常把地下的土層、巖屑翻上地面,加速風化。

植物根劈作用(中國黃山)

  化學風化作用 又稱分解作用,在水、水溶液、空氣和生物等影響下巖石發生化學成分變化的過程。在化學風化中各種巖石經歷的破壞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①早期階段。巖石中易溶鹽類首先溶解流失;同時礦物中的K+Na+Ca2+Mg2+等離子與溶液中的 Cl-OH-CO32-SO42-等離子結合,形成易溶於水的化合物,大部分隨水遷移,而較難溶的碳酸鹽大部分保留。本階段可稱為富鈣階段。②中期階段。巖石中碳酸鹽類大量遷移,部分SiO2析離,形成矽酸的真溶液或膠體溶液流失,或凝聚成蛋白石堆積。這時,巖石中的鋁矽酸鹽礦物經化學風化後,形成各種粘土礦物殘留原地,可富集成粘土礦。本階段可稱為富矽階段。③晚期階段。在濕熱氣候條件下,高嶺石繼續風化,SiO2不斷析出,一部分隨水流失,一部分形成蛋白石堆積於原地。高嶺石徹底分解,最後形成難溶於水的氫氧化鋁,其中大部分凝聚沉淀形成各種含水的氧化鋁礦物,可富集成鋁土礦。本階段可稱為富鋁階段。化學風化的主要方式有水化、水解、溶解、碳酸化、氧化和生物化學風化等作用。

  水化作用和水解作用 水化作用是指水分與一些不含水的礦物相化合,形成新礦物的過程。這些水分直接參與到礦物的晶格中去,改變瞭原來礦物的分子結構。如硬石膏與水化合形成石膏,體積膨脹,比重降低,硬度變小。

  水解作用是指礦物與水發生反應而分解的過程,它是水與礦物發生化學反應的另一種途徑。純水是中性的,但仍存在遊離的H+OH-離子。它使一些弱酸強堿或弱堿強酸的鹽類在水中解離,並與水中的H+OH-結合產生新礦物。陸殼中花崗巖分佈最廣,其中所含的長石的水解反應是陸地最普遍的化學風化作用。如正長石水解後形成高嶺石,SiO2呈膠體狀態和KOH一起隨水流失。其反應式如下:

  溶解作用和碳酸化作用 溶解作用是指水對礦物的直接溶解。絕大部分礦物都能溶解於水中,但有難易之分。極易溶的K+Na+等氯化物,和易溶的Ca2+Mg2+氯化物和硫酸鹽等,即使在幹旱、半幹旱地區,也受淋溶,流到低窪處,受蒸發後形成鹽堿灘或鹽湖。較難溶的為Ca2+Mg2+等碳酸鹽。最難溶的為 Fe3+Al3+Si4+氧化物和矽酸鹽。礦物溶解的難易程度與其溶解度有關,常見的矽酸鹽礦物溶解度順序為: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雲母>斜長石>正長石>白雲母>石英。石英化學性質穩定,抵抗化學風化能力極強,而且耐磨蝕,故在河床、海灘和沙漠中大量富集。

  碳酸化作用是指含有 CO2的水溶液對礦物的離解過程。純水溶解速度很慢。但當水中溶有CO2時,與水結合形成碳酸,碳酸根CO32-易與礦物中的陽離子化合成易溶於水的碳酸鹽,大大增強瞭水溶液對礦物的離解能力。如正長石經碳酸化後,生成K2CO3隨水流失,析出膠狀的SiO2也隨水流失,部分形成蛋白石,殘留難溶的高嶺石。其反應式為:

  分佈廣泛的石灰巖,其主要礦物是方解石(CaCO3)。它在純水中溶解速度很慢,但在含碳酸的水溶液中能很快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溶於水中的重碳酸鈣。其反應式為:

在水中重碳酸鈣的溶解速度是碳酸鈣的30倍,所以能使石灰巖迅速溶解,形成各種喀斯特地貌。在石灰巖區常見的這種受蝕作用稱為溶蝕作用。

  氧化作用 指大氣和水中的遊離氧與礦物的化合過程。在高溫濕潤的條件下,氧化作用尤其強烈。各地氧化作用的深度主要與地下水面深度有關:地下水面以上,氧化作用活躍,為氧化環境;地下水面以下,巖石孔隙為水充滿,氧化作用很難進行,為還原環境。

  自然界中許多變價元素在地下缺氧條件下,常形成低價元素礦物,他們在地表環境中極不穩定,容易被氧化為高價元素,形成新礦物。如黃鐵礦(FeS2)、菱鐵礦(FeCO3)等含二價鐵的礦物,氧化後變為含三價鐵的褐鐵礦、赤鐵礦。鐵是分佈很廣的元素,褐鐵礦、赤鐵礦呈黃褐色至紅褐色,常難溶於水而殘留原地,富集為“鐵帽”。

  生物化學風化作用 指生物作用引起的化學風化。生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一方面從土壤和巖石中吸取某些元素為營養,同時分泌有機酸腐蝕巖石。動植物的遺體腐爛後分泌有機酸和氣體,並形成腐殖質腐蝕、分解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