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地質學傢。1895年8月28日生於莫斯科,1960年8月1日卒於莫斯科。1913年入莫斯科大學學習。曾任莫斯科礦業學院和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教授,蘇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53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沙茨基早年從事東歐古古大陸和其他古大陸研究,發表一系列關於古陸臺比較大地構造的著作。提出臺向斜、臺背斜、邊緣拗陷、深大斷裂等地質構造概念。劃定瞭裡菲群和貝加爾褶皺帶,並提出地槽褶皺帶形成過程的長期性。在他的領導下形成瞭蘇聯地質構造學派。沙茨基提出地質學中的繼承性原則,提出瞭沉積建造分類。他領導編制瞭《歐亞地質圖(1:600萬)》、《全蘇大地構造圖》(1952、1956)和《歐洲大地構造圖》(1964)。晚年他提出橫切陸殼邊緣從大洋殼延伸到克拉通內部很深的窄狹海槽構造──坳拉谷的概念。主要論著有《沙茨基選集》(1~4卷,1963~196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