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巖石學傢。1859年2月19日生於赫爾,1939年7月28日卒於劍橋。1878年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畢業後在聖約翰學院任教。1902年當選倫敦皇傢協會會員,曾任倫敦地質學會主席。哈克的主要學術領域為火成巖和變質巖巖石學。。早年研究北威爾士火成巖,寫過一系列關於湖區的地質論文。1895~1905年10年間,每年從事內赫佈裡底諸島火成巖區地質填圖,著有專題報告,其中關於斯凱島第三紀火成巖的研究報告,至今仍是該區地質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參考專著。1909年提出“巖區”概念,認識到火成巖類型的地理分佈與地質構造有關。在變質巖巖石學方面,他倡導成因研究法,強調變質作用的漸進過程,把變質作用看成是可影響任何一類巖石並改變其性質的一種變化。他的成因研究方式,為許多現代變質巖巖石學者所采納。他強調應力對化學反應的影響,提出應力礦物和反應力礦物的概念。它所涉及的非靜水應力的熱力學效應,以及其對變質礦物的控制,仍是當前變質巖巖石學前沿課題之一。哈克把顯微鏡巖石學引進英國。收藏各種巖石薄片達40000片。主要著作有《火成巖自然史》(1909)和《變質作用──巖石轉變的研究》(193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