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射電天文學傢。1933年4月29日生於德國慕尼克,1940年移居美國。1954年在紐約大學畢業,1962年獲博士學位。1961年受聘於貝爾電話實驗室,1974年任該實驗室無線電研究室主任。因1965年和R.W.威爾遜共同發發現3K微波背景輻射,獲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六十年代初,為瞭改進與“回聲”(Echo)和“電視星”(Telstar)衛星的通訊,和R.W.威爾遜合作建立6米號角式接收天線系統,其定向靈敏度高於其他射電望遠鏡。彭齊亞斯又制造一個氦致冷參考源,R.W.威爾遜也改進瞭一套對比天線溫度的開關裝置。1964年,當他們測量銀暈氣體射電強度時,發現存在著無法消除的背景輻射,指出波長7.35厘米的微波噪音相當於3.5K黑體輻射。背景輻射的各向同性程度極高,在以後的長時期測量中,還發現沒有季節性變化。他們與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研究院的天文學傢共同探討,並把輻射溫度訂正為2.7K,於1965年7月將發現公諸於世,被稱為3K宇宙背景輻射。彭齊亞斯和R.W.威爾遜認為,3K微波背景的發現是對大爆炸宇宙學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