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中國最早的現代地圖集。為紀念《申報》創刊60周年,由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編制(見圖)。開本為24×39釐米,1934年上海申報館出版。由序圖、普通地圖和城市圖三個系列組成。序圖7幅,包括全國政區、地文、交通、氣象、重要城市、語言區域、礦產分佈和農產分佈等專題圖表,採用亞爾勃斯等面積投影。普通地圖44幅,按經緯線分幅,採用多圓錐投影,人文、地文分幅對照,比例尺東部為1:200萬,西部為1:500萬。城市地圖2幅,包括61個城市小圖,比比例尺統一為1:10萬。末附地名索引36000餘條。其縮編本《中國分省新圖》共有地圖31幅,於1933~1948年間先後5版,發行約20萬冊。

《中華民國新地圖》

  《中華民國新地圖》及其縮編本《中國分省新圖》,通稱為《申報地圖》。該圖集利用當時地質調查所收藏的國內外出版的中國地圖7700餘幅,各種實測地圖逐一經過鑒別、並搜集經緯度和高程的觀測記錄1000多處,據以訂正舊地圖的方位和海拔。在中國,它首次采用分層設色法,第一次科學地反映瞭中國地勢為三個臺階的概貌,破除瞭傳統的“龍脈”表示法,糾正瞭舊地圖上一些不正確的地理概念,被譽為《大清一統輿圖》以來的劃時代之作,是中國現代地圖的先驅,也推動瞭中國地理學向現代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