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大型全國性區域志。宋初樂史編著,約成書於宋太宗的太平興國時期(976~983),全書200卷。敘述範圍以宋初統轄的全國疆域為主,同時在書末附及外國。書中沿用唐制,將全國分為十三道,下分州、縣,分別記述其歷代的建置沿革、戶口、風俗、人物、土產、山嶽陂澤、水道源流、城邑鄉聚、關塞亭障等情況,取材廣博,內容豐富,是中國地理學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樂史在書中徵引的200多種著作不少已經亡佚,因此以後的一些地理著作,如王象之《輿地紀勝》、祝穆《方輿勝覽》以及元、、明、清的“一統志”,都大量引用《太平寰宇記》的材料。它的編撰體例因襲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並增加風俗、姓氏、人物、土產等項目。其中“土產”一項多記載農、林、牧、漁、藥材的情況,廣泛反映物產分佈、區域經濟的發展面貌,在經濟地理方面有較大價值。《太平寰宇記》原缺8卷,1884年楊守敬從日本輯回5卷半,刊於《古逸叢書》中,現尚佚2卷半。

北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