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末清初地理學傢。字滋九,一名禦寇,自號柳庭。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南直隸揚州府江都縣(今江蘇揚州市)。明亡以後,隱居揚州北湖,以佈衣終,享年90餘歲。著述大都失傳,僅存《柳庭輿地隅說》、《大地山河圖說》與《古今外國名考》(1頁)。早年曾從西洋傳教士德人湯若望學習曆法,通曉西學,在《大地山河圖說》中採用地心、赤道以及兩極等術語,並繪有兩幅半球圖,列舉兩京及各省的緯度。在《柳庭輿地隅說》中精闢論述流水作用,說“流久則損,損久則變,高者因淘洗而日下,卑者因填塞塞而日平,故曰變盈而流謙”,且將地貌形成過程歸納為因時而變,因人而變與因變而變3種方式,即已認識到內、外營力的作用。還提出地理書不僅是“志其跡”、“記其事”,更應“說其所以然,又說其所當然”。主張地理研究工作應從單純的描述提到探討規律的高度,這在300多年前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