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環境作用下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特徵,即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自然界中的水,是由各種物質(溶解性和非溶解性物質)所組成的極其複雜的綜合體。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質,直接影響天然水的許多性質,使水質有優劣之分。

  水中含有的物質種類很多,有溶解於水中的 O2N2CO2H2S氣體,Cl-Na+K+Ca2+Mg2+CO32-HCO3-SO42-等離子;有Br、I、F等微量元素;有含量極少的 Ra、Rn等放射性元素;還有大部分呈膠體狀態的有機物以及懸浮固態顆粒。它們隨環境條件的不同,含量也不同。各種水體的水質是不相同的。

  一般說,河水的成分取決於流經地區的巖土類型以及補給源。雨水補給的河流礦化度一般較低,融雪補給的略高,地下水補給的最高。世界上除內陸、雨量較少地區的河流為強或高礦化度水以外,大多數河流都為中等礦化度水。河水中主要離子的含量多為Ca2+>Na+,HCO3->SO42->Cl-。中國有不少河流的河水中Na+>Ca2+

  湖水的化學成分比河水簡單,但與生物活動有關的元素和化合物,濃度變化較大。在自然情況下,由於氣候的變化或長期鹽分平衡發生變化,會引起湖水性質發生改變。淡水湖或低度鹽水湖的基本離子,大多為Ca2+Na+HCO3->SO42->Cl-的類型;而高度咸水湖的特征則主要為Cl-HCO3-

  地下水中溶解的物質比河水多,而且往往混合程度弱,不如地表水均勻。地下水多呈現弱酸性、中性、弱堿性反應,pH值一般變化於5~9之間。地下水的含鹽量一般隨深度而增大,離子組成從低礦化度的淡水類型轉化為高礦化度的咸水類型,中國各盆地地下水化學成分從淺處到深處,礦化度逐漸增高,水化學類型由重碳酸鹽型過渡為硫酸鹽型及氯化物型。

  海水的化學組成異常復雜,溶解在海水中的化學元素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存在。由於海水體積大,又能很好混合,局部條件對海洋整體影響較小,因而主要離子含量有一固定程序,各種離子間數量比例關系較為恒定。雖然現代海水平均含鹽量大體一致,但不同海區、不同深度有所差異。

  不同的用途,對水質的要求也不相同。飲用水的水質要求較高,對水的物理性質、總礦化度、總硬度、細菌和有害物質的含量等都有較嚴格的規定(見彩圖)。各種工業對水質的要求也不一樣,如紡織工業不能用硬水;造紙工業忌用含鐵量過多的水;平爐或高爐的冷卻水若有大量懸浮物會堵塞冷凝器;蒸汽鍋爐使用硬水會產生鍋垢。灌溉用水要求水溫與土溫接近,水質含鹽量應低於臨界礦化度。如水中可溶鹽類增加,會引起土壤鹽分的累積,引起土壤鹽漬化。

中國地下水硬度圖

  大型水工建築,給水質研究提出瞭一系列的新問題,如對水庫、運河、被改造後的河流的水質及化學動態的預測等。此外,水質研究對醫學(如地方病的防治)、礦業等都有重要價值。隨著經濟的發展,天然水遭污染,水質變壞,對人類健康及水生生物造成嚴重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